養育子女的最大麻煩之一,就是各種理論和方法層出不窮,使我們做父母的不知道該怎么做。
例如,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這又被稱“抗壓能力培養”、“逆商培養”等等。無論包裝得多好,都萬變不離其宗。
眼見日益成為社會頑疾的青少年自殺問題,一些父母就覺得:“的確是應該好好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了,孩子從小就沒有遭受過任何苦難和挫折,現在日子好了,他們的心態反而差了。”
但是也許,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想問題。
想想看,一個孩子從小就從未遭受挫折的可能性如何?
實際上,孩子并非沒有感到沮喪的時刻,但對于這些時刻,他們的父母是忽視的。
成人社會固然有很多很多風吹雨打,受很多委屈,遭遇很多困難,咬牙扛下來,這是抗壓能力;
但是,在孩子們的世界里,要不到一個玩具、被父母罵一句、小伙伴的孤立,都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不能以成年人的壓力來對比小孩子的壓力。
事實上,正是因為小孩的成長過程承擔著越來越重的壓力,每一關都艱難涉過,最后才長成了能抗壓的成年人。
見到考試考得不好就輕生的學生,很多人暗諷道:“這算什么挫折呢?日后人生路上的阻礙只有更多、更難的”、“這一點小問題都受不了,可見以后也不成器”……
但是他們忽視了這些“小問題”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嚴重性。
更現實的一面是,這種“嚴重性”甚至是成人灌輸的。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培養孩子對挫折的抵抗力?
我們至少可以做到四件事:
1、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具體來說,你必須讓孩子知道你站在他的身邊,因為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最需要父母的愛。千萬不要說出這些話:
“你再哭媽媽就走了。”
“再這樣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
“沒錯,你就是垃圾桶里撿來的。”
“你這孩子為什么這么脆弱,一點兒也不像我。”
這時候,你需要的是認可他的情緒——“寶貝現在是不是很生氣/難過/糾結/憂郁的?我察覺到你的異常。”
不要以為抗挫力是一種很男子氣概的東西,只要咬牙忍受、堅持不懈,挺過來就好,跟情感沒有關系,甚至有人會覺得如果我給孩子太多愛,他將來是不是就受不了挫折了?
研究表明,恰恰相反,正是那些情感儲蓄比較好的孩子有更好的抗挫力。
美國北卡大學的巴巴拉-弗雷杰克森就發現,情感調節能力越強,抗挫力就越高。
家是一個包容的避風港,只有讓孩子意識到情感的力量,才能保持積極的情緒,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對困難。
2、幫助孩子進行積極歸因
積極心理學中,有一項特別適合育兒中使用的技能,便是“積極歸因”。
有一種常見的悲觀心理:壞事發生了,都是我的錯。這是一種自尊心強的表現,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因為失敗,而感到愧疚,感到羞恥。
相對來說,樂觀的孩子,遇到不好的事情,除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會怪罪他人、怪罪環境,因為他們對自身的評價更高,說白了,就是更喜歡自己。
有人說這不是反了嗎,一個人失敗了,不就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嗎?謙遜是人類的美德呀!
但是,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必須理性地進行指導分析,不要讓他認為他天生就有問題,而是要讓他看到希望。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算是出于孩子本身的錯誤,我們也不要責怪孩子的個性,而應該指出具體的錯誤行為本身。
“是的,你知道自己錯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具體是錯在哪個行為上……”
“是的,你知道自己錯了,誰叫你這么粗心大意呢?我早就跟你說過……”
以上兩種說法,想必只有前一種才能幫助孩子獲取正面的精神能量。
3、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需要家長時常的自我提醒。
比如,看到孩子與好朋友爭搶一個玩具,不要以“人家是客人”、“你們難道不是好朋友了嗎”這種大而化之的道德力量抨擊。
不如讓孩子先搞清楚一個概念,玩具的主人到底是誰?誰是玩具的主人,誰就有借與不借的權利。
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搞“雙標”,那么孩子以后會家長的信任度就會大大降低。
再比如,前文說過的孩子考試考得不好,心理壓抑,想要輕生,這并非是孩子難以承受這么“一丁點兒”的壓力,而是家長給予孩子的選擇權利太少。
這更多的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上升空間就這么窄,是不是要犧牲童年的歡樂、玩樂的時間,去換取獨木橋上少得可憐的行進名額?
我們好像太認同“上升空間窄”這件事,似乎就是“命該如此”,但是這正常嗎?
我們忘了告訴孩子,甚至忘了告訴自己:選擇任何道路,都應該活得有尊嚴。
4、允許孩子犯錯并負責
實際上,還有另一種提高孩子抗挫力的策略,那就是允許他們犯錯。
當然,必須制止嚴重傷害自己或他人的錯誤,例如在道路上闖紅燈或翻越欄桿等。
現在有很多家長愛子心切,保護心理特別強,恨不得孩子一路平平安安直走捷徑,絕不摔跤。
如果他看見前面有個坑,一定要讓孩子繞過去,這個其實跟孩子學走路的時候你怕他摔跤一直抓著不放手有什么區別呢?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犯的錯基本都是無傷大雅的小問題,家長的斥責對孩子心理造成的陰影反而比這些問題更重。
“都怪你不聽話,看著你,搞砸了吧?”
孩子的決策當然不可能盡善盡美,甚至經常可能犯錯,反過來想,就算是成人又拿什么來保證自己做的決定一定是對的呢?
如果孩子決定的事情做錯了,吃了虧,也請不要嘲笑譏諷他,請告訴他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產生了不良后果,也請不要抱怨,請幫助他們發現問題,并教育他們主動承擔責任。
一句話,你有成功的機會,也有失敗的自由。
推薦閱讀:能打電話的平板
-
日子越好,孩子心態越差?挫折教育越炒越熱,折
養育子女的最大麻煩之一,就是各種理論和方法層出不窮,使我們做父母的不知道該怎么做。例如,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這又被稱“抗壓能力培養”、“逆商培養”等等。無論...
2020-08-04 -
兒童畫教程|好玩的手工+趣味的繪畫--百合花
課程類型綜合創意繪畫課程參考課時90分鐘工具材料卡紙、水彩筆、勾線筆、彩色卡紙、剪刀課程構思小朋友們有見過百合花嗎?百合花非常的漂亮,被人們稱為“云裳仙子”,外...
2020-08-04 -
古代皇室專用幼兒園——“邸第”,統治階層的幼
大清早的就看見校車接一個又一個的幼兒去幼兒園,說實話我從小就沒有上過幼兒園。我直到六歲開始上小學,六歲之前每天都是跟奶奶在一起,她每天給我講很多有趣的事情,教會...
2020-08-04 -
育兒專家:睡覺時人的體味最濃,孩子聞到誰的氣
因為去異地出差的緣故,趙麗將1歲半的兒子放到了鄉下奶奶那里寄養。到晚上和兒子視頻,他總是用力扭動身子喊著:“媽媽,媽媽,要媽媽抱”,婆婆也反映孩子睡得并不好。但...
2020-08-04 -
在孩子面前,媽媽需要示弱嗎?
01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她給予了我生命,引領我成長;告訴我生活中的人情世故。讓我知道“溫暖”這一詞的含義。不管是哪里?有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我的媽媽很能...
2020-08-04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只是學習
夜深人靜,孩子沉沉睡去,我趁機打開了電腦,寫下一些文字。今天寫了一副有趣的對聯,上聯是:幾篇頭條幾篇情,下聯是:一場游戲一場夢。橫批:不知所為。哈哈一笑而過之后...
2020-08-04 -
總是膽小不敢嘗試?巧用“馬太效應”,3招幫孩
最近閨蜜跟我抱怨,說她家娃只要遇到不太熟悉的事,就會拒絕“我不要試,我不行!”。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閨蜜會立馬鼓勵兒子,“不試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
2020-08-04 -
培養孩子上大學:孩子童真很可愛,父母不要完全
大家好,我是飄在上海的老兵,今天我繼續和大家分享孩子培養的信息——我們是如何把孩子順利培養上大學的;在后續的時間里,我還是陸續會用文字記錄一些我孩子成長過程的點...
2020-08-04